【小學建築】一起來打造動物的自然小屋

2020.07
文 / 滕玲、鍾振鑫
圖 / 長虹教育基金會

山林建築見習生
文:滕玲/基金會建築教育帶領老師(實踐大學建築設計學系) 

基金會這次的「打造自然小屋-動物巢穴」工作坊為響應世界地球日,延續去年暑期營的《都市裡的自然遊戲場》小屋創作課程,爬上劍潭山讓大自然洗滌我們的感官,孩子們能在爬山過程中了解劍潭山的地理環境,更重要的是切身觀察生物的棲地與生活方式,感受大自然的氣味、溫度、濕度及生物棲息地,藉此引導孩子們將觀察結果融入到小屋的設計成果。

在過程中,我們和孩子們一起討論生物的習性與居住需求,比如松鼠的家可能需要陰暗、包覆性、可儲藏食物等等客觀條件,再穿插一些創意發想作為個人設計的特點,像是有一位學員在製作昆蟲的家時,可能考量到要躲避鳥兒的追捕,而在家門口設置稻草人作為警示的有趣設計,讓人不禁莞爾一笑。也有些小朋友會參考動物的外型來做設計:兩根朝天大柱子來示意鍬形蟲的角,結果卻意外的很像神明廳,展開了一場奇異的宗教遊戲插曲。

「我做了一個小小的入口讓小蟲爬進去,上面的樹枝屋頂可以通風,也可以躲避鳥的攻擊;儘管爬山過程很累,但我學習到怎麼和人分享自己的作品。」如果小朋友能夠在這次活動中引發自我創作,亦能累積分享自己想法的經驗,相信在未來,他們也能更勇於表達自己對於創作的發想和觀點,這是非常重要的部分。

一位綽號叫做翔寶的小男孩,很肯定的和我說他想做一隻羊的家,他後來蓋了一棟小木屋,木屋裡住了一隻模型羊,聽到他說明的當下其實我有些驚訝,因為大家一開始會擔心木頭材料數量不夠,而去選擇做給鳥類或是昆蟲等等體型較小的生物, 而翔寶卻已有模型和比例的概念。

這次的經驗不同於以往的是身分上的轉變,除了陪伴者外同時也是策畫者,課程策劃要考量的面向自然是複雜了許多,對我們來說是個很有趣的挑戰打造動物巢穴像是一個引子,重要的是培養孩子們在經驗的整個過程中,培養對於周遭環境的觀察力、想像力及表達力,更進而「設身處地」的為他人(動物)著想,其實大家對於建築或多或少會有一些「刻板印象」,也有直接把人類的既定居住需求套用在其他物種身上的現象,有些人為動物築起了四面高牆,這些既定印象會藉由孩子們的設計投射出來,或許在這段寶貴的童年時期,應鼓勵他們跳脫刻板的建築思考,多方考量環境因素與對象的生活方式,才能盡量免於一廂情願的主體思考。

當然,童年也是創意最蓬勃發展的起使點,在這次活動中一次又一次看到了孩子們無限的精力與創造力,常常看見的就是他們作為創作者的自信,隨著年齡增長或旁人口語意見而漸漸消磨,也許是害怕出手,也許是觀望而不願行動,畢竟成長後的自信不再是大而無畏的,不知道這時就來預設會不會太早,但他們總是會碰到這段門檻,所以才會希望能從過程當中引導他們討論和觀察,建立對於自我創作自信的立足點,即使這些小藝術家們在未來面對質疑或耳語時,也不放棄創作的熱忱與本心。

▼孩子非常投入完成自己的創作


撒下一顆空間的種籽
文:鍾振鑫/基金會建築教育帶領老師(實踐大學建築設計學系) 

去年的暑假參與基金會的暑期建築營,在當時所擔任的角色為隊輔,這次則擔任是責任相對較大的講師,這個角色其實給了我相當大的心理壓力,因為角色上的轉換,肩膀上多了幾分責任,心境上也必須跟著成長,開始去思考應該要如何辦好一個營隊、如何成為一位老師,更重要的是我能夠在這短短的幾個小時裡帶給這些孩子什麼?

在我來到大學讀建築系之前,其實對於建築是什麼,毫無概念,我不曾欣賞過建築,當然也不可能會思考建築,而接觸了建築後才發現建築無所不包,建築是一種真實的操作,透過繪圖一步一步構築起真實的空間樣態,其中更蘊含了許多的人文思考,在一點一滴的累積當中,似乎也更真切的認識了我們所身處的世界。但是在如此寬廣的建築學問裡頭,就連我自己也只是碰觸了一點建築皮毛,那我又應該要如何引領這些孩子能夠進入建築的世界當中呢?顯然若以大學裡討論建築的方式,是沒有辦法進到孩子的心裡頭,需要透過旁敲側擊的做中學與學中做來引導孩子感覺到空間,而這些透過小模型來思考小動物居住的環境確實是一個很好的方法,在其中不只能夠揣摩在小模型當中形成的空間,也能夠藉此了解小動物所棲息的生態環境,天馬行空的去自由創作。

工作坊中,孩子們從活蹦亂跳的狀態開始靜下來去思考與描繪他們自己的設計,並且很投入的開始製作小屋,從旁協助的過程可以看見孩子們對於自身設計的堅持,展現出想要完成某件事情的那股衝力,看見這些畫面好像也得到了解答,似乎也不太需要去想我應該要帶給他們什麼,透過操作這些動物小屋的模型,就像是在他們的心中撒下了一顆空間的種籽,埋藏在他們的心田,等到某場雨落下,這顆種籽便會冒出土壤發芽。

有位孩子在最後分享的時刻,他說他最大的收穫便是學會怎麼和別人分享他的想法,其實在人與人之間的相處也是,若能好好地分享彼此的想法,也才能夠好好地了解彼此,能夠聽到孩子說出這樣的感想,便覺得在活動之前一切的辛苦都有了最棒的回饋。
從經驗匱乏再到承擔責任,最後便開始享受孩子們所給予的回饋,這樣子的學習是雙向的,我在這其中也學習了很多,整個活動過程激發了我對於教育上的思考,是我收穫最多的部分,也期望埋藏在他們心中的那顆種籽,能夠遇到名為建築的那場雨。

▼孩子們將今日的體驗觀察融入作品中

索取活動資訊 Get Event Information

姓名 Name
接收訊息信箱 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