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書號】關於台灣的HOME與情批

文、圖 / 徐智暖
台北市立圖書館 林老師說故事團隊 隊長
建築室內設計與社區營造工作者


  插畫界四個重要比賽中,以義大利波隆那插畫獎(Bologna Children’s Book Fair)堪稱插畫界的奧斯卡獎,也是每年插畫趨勢的指標。該獎自1967年由義大利波隆那兒童書展策畫舉辦以來,每年吸引全球約3000名創作者只有70-80名雀屏中選。此外,波隆那兒童書展也在1966年創立「拉加茲童書獎」(BolognaRagazzi Award),獎勵世界各地傑出童書與繪本(包括故事類、知識類、漫畫類、新秀獎、詩歌類),表揚其圖像、編輯與創新,與美國凱迪克大獎、英國凱特格林威大獎、國際安徒生大獎齊名。

  台灣自2015年起陸續有創作者獲獎,去年(2021)在41個國家、1,557種參賽作品中,插畫家林廉恩以《HOME》讓台灣首次獲得故事類首獎、插畫家阿尼默也以台語繪本《情批》獲得年度主題詩歌類評審優選獎,實屬不易。

令人內心安穩的日常
  以回家為概念的《HOME》,原是林廉恩2018年以台灣意象獲得波隆那插畫獎的5張作品,得獎前已獲出版計畫,以一個小女孩吹出的泡泡為主軸的故事。但經過幾次討論與退稿,林廉恩決定回到創作初衷:適逢電視報導《看見台灣》導演齊柏林因空拍身亡,為了向導演致敬,決定以俯視角度來創作有關台灣的地景,並以生活上大量隨處可見的環保素材(報紙、傳單、餅乾紙盒等)又撕又剪的拼貼手法來呈現。

  最後,泡泡變成俯瞰大地的紅色小鳥,隨著故事中的爸爸一早開著貨車送小女孩去上學、然後去工作,一路上經過許多熟悉的場景,像橫跨淡水河連接台北市與新北市的幾座橋樑、道路,還有很多台灣美麗的山巒河海、田園小徑、城鄉小販…,最後爸爸接了小女孩放學回到家。故事至此並沒有結束,這時我們才發現原來這隻紅色小鳥在爸爸的貨車上築巢,難怪它會一路追隨。最後小女孩協助爸爸把鳥巢放回樹上,大家都回到安心的家。

  故事簡單純粹,雖文字不多卻適度表達出故事內容,將台北一天的日常,從家出發到最後回到家的歸屬感,以樸質的畫面及許多細節,鋪陳出一種祥和、溫暖動人的情境,令人會心一笑。怪不得波蘭籍評審Izabella Kalute表示,雖然她沒有來過台灣,但一看封面,就知道這是台灣,第一眼就被圖像的純粹性給吸引;尤其她可以透過書中的那輛卡車,看見作者想要傳達的那種城鄉之間的連結,還有小女孩和爸爸等待回家的情懷,以及從頭到尾的那隻紅色的鳥,非常有趣。疫情期間,許多人無法外出或旅行,顯得「家」更重要,那是一個是可以隨時回來和離開的地方,就像林廉恩以精巧的詩意、運用各種媒材拼貼出一個像家一樣會讓人一再造訪的世界。

▼《HOME》(2020) 林廉恩 巴巴文化 適合年紀:7-12歲


用故鄉的言語寫給故鄉的情書
  林廉恩大學念的是平面設計,畢業後到動畫公司做美術設計,因著上司賞識的一句話:覺得她的塗鴉很有趣、建議她去進修插畫,因此走上插畫家之路。而另一位得獎者阿尼默,本身則是專業的插畫家,執業之餘總想創作屬於自己的作品;他認為創作需從自己的內心情感與生活經驗出發、認同自己的文化,才會更生動有特色。所以不論是2020年獲得拉加茲獎青年漫畫首獎的《小輓》或是2021年的《情批》,其純熟內斂的敘事背後,皆隱含他的許多生活故事。

  撇開獲獎光環,靜心回到這本看似給孩子觀賞的繪本,從封面封底連成一幅畫開始,青白的畫面上,遠方悄露的一抹紅,與青石上獨坐的男子回望山林家鄉,到前幾個跨頁充滿山林河海小小屋的無字書,厚重的畫風,似乎在隱喻著什麼?隨著一頁頁的翻閱,讓讀者的心不由得沈靜了下來。一幅幅的畫,搭配著台語詩文「袂記得經過偌濟秋冬…」,一字一句呢喃間,充滿濃烈真切的情意,一種渴望被了解的情懷,令人不禁好奇這到底是誰寫給誰的情書?如此的情真意切?

     評審Chiara Basile表示,她先被插畫吸引,就像看一場電影,當看到最後的結局,令她意外的大叫「哇」!她是一位閱歷豐富的書商,卻仍被《情批》吸引,因其具備了有趣與大眾化雙重特質,雖然比較像是給青少年看的非童書,尤其以詩的形式呈現很少見,何況整本書只有一首台語詩貫穿,曾引起評審團熱烈討論。另一位劍橋評審Morag Styles也表示,第一眼就印象特別深刻,尤其圖像與文字美麗地交織成一個和諧的整體,並非傳統的愛情故事,結局令人驚喜。

  阿尼默醞釀《情批》多時,他坦承喜歡爬山、看書,兩者的共同點就是樹,再加上小時候常跟父親上山採中藥,所以對樹有很深情感。2016年開始大量畫各種樹,2017年還曾辦個展、2019年入選的插畫就是出自這些大量的樹畫中。為了《情批》,2020年開始集中思考,還找了很多資料,以情書來表達對樹木書本的情懷。此外,他還為此寫了很多情書,直到有一天,靈光乍現,決定以樹為情書的書寫者,用第一人稱來真心表白從樹到書的心路歷程。

  嘗試以台語詩的形式書寫,乃因3年的留學生涯,台語是阿尼默的鄉愁,也是最真切的情感。尤其學成後,有很長一段時間,每天下午4-5點會陪著老母一起觀賞歌仔戲,也因此想到何不為只會台語的母親創作?而且,他發現在台灣有很多東西漸漸在消失,像歌仔戲、台語、鉛字、印刷……這些後來都融入作品中(包括金曲歌王廖士賢台語朗讀、鉛字體、紙本書等)。然而,感情卻是真實與永遠不會消失,所以他想重新找回台語、找自己、找與土地關懷的連結。

▼《情批》2020 阿尼默 大塊文化 適合年紀:7-12歲


延伸推薦
阿尼默(feat. 廖士賢) │《情批》──寫給「台語」、「樹木」和「書本」的美麗情書
Love Letter by Animo Chen(feat. Sam Liao)


波隆那插畫 X 國際無字繪本 雙聯展

2022/6/21-9/18 華山文創園區東2A、2B館
展覽介紹:https://www.firenzeculturex.com/blog/BolognaExhibition%20Information.html

索取活動資訊 Get Event Information

姓名 Name
接收訊息信箱 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