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工的人】鐵工昌仔

2023.7.12
文、圖/曾文昌(永燊達金屬負責人)

      沒乾過的衣服,從額頭滴進眼睛裡的汗水是酸澀的,望著烈日無意識的舉起右手想擋住日正當中的強光,強光卻從指縫中滲了進來,對想改變現況的我,這應該是癡人妄想吧;還記得那時心裡已經認定,自己以後大概也只能這樣靠著汗水、勞力討生活!

  在早期的室內裝潢工程裡,鐵工並不是裡頭主要的角色,頂多做個鐵窗、換個鐵門、再做個頂樓加蓋或者換裝陽台的雨遮。所以鐵工這二個字對大家來說可能有點陌生,而木工、油漆工、水電工、水泥工這些工種也因為在當時裝潢時為主要項目,自然常被大家熟悉與提起。

  年輕的時候當然也會質疑自己是否入錯了行,但是心中總是會有個聲音,說著學技術不能心意不定、朝三暮四的,已經投入了那麼多精神與時間,最起碼要將這門技術給學起來,無論再怎麼辛苦也必須熬下去。一開始就這樣不斷的催眠自己、告訴自己這行有多麼有趣、有多麼好玩,挖掘鐵工這行與其他工種不同的地方,這麼簡單的想法,也真的讓我確確實實愛上了鐵工,至今做了將近三十五年。如今,鐵工也佔了室內裝潢裡其中一部份,營業項目也不再侷限在鐵門、鐵窗、鐵屋,也因工業風的風行,很多人開始喜歡在室內加裝一些金屬製品。如造型鐵樓梯、鐵書櫃、鐵拉門、鐵桌椅、鐵屏風等,只要有想法,鐵工都可以像木工一樣將作品打造出來,視覺更為俐落、簡潔,無論是堅固性或外型也都不輸其它工種所做出來的產品。

▼來自業主的委託,作品已然成為藝術的一部分。

入這行是對的
  因為可以跟木工一樣做些細緻的工作,跟泥作一樣可以打造一座堅固非凡的樓梯,除此之外更發現鐵工做出來的產品特別的具有獨特性與優越性,有沒有用心,做出來的作品好不好一目瞭然,做的好放在家中就像似一件藝術品,讓人目不轉睛,每天都像在觀看藝術品般,讓人心曠神怡。為了追求這種成就感與滿足感,我更傾心在研究工法與準確度上,期待著做出一件件能讓業主滿意的作品,告訴著自己,必須認真對待每一件小事,仔細做好每一件小事,每件小事代表著就是細節,一點一滴的累積,細節累積多了,自然就能讓旁人看見,讓人欣賞與讚嘆。

  做那麼多年的鐵工,我被歸類為做工很幼路(臺語iù-lōo手工細緻之意)的鐵工,常被問說要怎麼才能辦到?想了想其實覺得技術上大家都差不多,只是我會做一些大家知道卻不願意做的事。

將心比心關注細節的態度
  打個比方,大門安裝好了,通常大家會自己工具收一收就走人對吧?而我會請業主來試開看看,檢查是否有需要調整之處,要不要幫忙拆保護紙,當完成之後,除了幫拆保護紙,也會將門組重新擦拭及上臘,如果有玻璃同樣也會擦到沒有手紋、發亮乾淨為止,做好這些動作後,再將地板掃乾淨、擦乾淨。

  有次當我跪在地板用抹布擦拭時,業主將這個過程給拍了起來並且說從沒看過有人或工班會做到這種程度,甚至是身為一位老闆。對於我這樣的舉動感到很驚訝,並問道「這樣做不會覺得太過卑微而且浪費時間?」我笑著回答「沒想那麼多耶,就簡單一句話可以形容吧!將客人家的作品當作自己家的作品去看待就對了!我們花了錢總是希望買到所期待及最棒的東西對吧?那我們希望有多好就做到多好!這是我們所應該做到的標準!」

  業主聽完後覺得很感動,他說作品有用心做、做的漂亮,除此之外對我在看待自己工作那股認真的態度最讓他感動,他將會把記錄的一切發布在網路上跟大眾分享「有一個能信任又值得推薦的廠商」。

  這樣的鼓勵,讓我心裡更覺得踏實雖然那僅僅是職責所在,「接到工作的委託,並期待著完成作品,不能辜負業主們的期待,認真的面對每一件委託,無論案子大或小,一定盡力而為」。每當作品完成後,業主的稱讚,讓我由衷地感受到這樣被肯定著,比賺到錢更開心,因此也一直做著這個大家知道卻不願意做的事。久而久之我就被標榜為細緻鐵工,這樣的結果與做法,我還蠻喜歡分享給徒弟們,做事除了靠技術更重要的是態度。

▼比技術更重要的是工作態度

關於「鐵」漢的熱情
  對於作品我是一直不安份的人,除了追求在室內鐵件最完美作品之外,也開始渴望挑戰新的事物,開始不斷的追逐新的挑戰。後來決定開始挑戰大型的金屬裝置藝術,這已經不單單是鐵工的範圍,但是也因為自己喜歡挑戰各式各樣的鐵件委託,所以只要有人願意給予機會,我的回答永遠都會是「我願意試試。」 

  我認為「鐵」的創作是無止境的,只要有想法,就算是天馬行空,透過技巧都是有可能實現的。透過網路看到世界上其他國家藝術家的鐵雕創作與藝術品,更是確認了心中這樣的想法,「鐵」這樣的媒材透過鐵的加工者可以呈現非常多樣性的形態,這是其它材質及工種沒辦法辦到的,這也是鐵「工」的優勢所在。

  每當我遇到想挑戰的作品時,內心裡總是有一個聲音說著:「那麼多人做鐵工,我也做鐵工,那我要怎麼贏這些人呢?要贏就是不斷的精進自己,要讓自己更全方位,接受挑戰吧!我不會認輸的!」在這種認知與覺悟下,開始了一段段艱辛、跌跌撞撞的創作旅程。

▼只有鐵工能做到的金屬裝置藝術

創作鐵窗花
  「鐵工」這樣的職業與工作內容因網路時代的崛起,開始大量受到社會大眾的矚目,尤其是前輩們所留下的一項傳統但幾乎快失傳的技藝「鐵窗花」,鐵窗花是屬於臺灣一項很特別的文化,鐵工前輩們在以防盜為主的鐵窗上加上點綴的花樣,用著個人巧思的創意,讓鐵窗更具豐富的變化及藝術感。但因為時代快速的變遷,鐵窗花逐漸的消失,也漸漸的被人們遺忘。

  在經營部落格時由於客群總是來自四面八方,有天接到一位客人傳來訊息「因為繼承了爺爺所留下來的房子,不想在老房子裝上冰冷的不鏽鋼鐵窗,於是想委託我看能不能幫他完成這個鐵窗花的夢想。」對我而言,鐵窗花也有著特別的情感,當時也覺得若可以辦到,那麼這部份前輩所留下的技藝就也算學到了。完成後把製作過程紀錄在部落格裡,希望可以為有同樣需求的人們服務,就這樣我們成為當時在網路平台上唯一一家幫人客製鐵窗花的店家。

  對我來說鐵花窗是非常特別的,走在街道上無意間若發現有舊時的鐵花窗,心裡總是湧起滿滿的回憶。總是會興奮的跑去拍照及研究前輩們的工法,幻想著如果製作的條件一樣,少了現代工具幫忙,那我會怎麼做?我能贏前輩們嗎?這好比隔著時空跟前輩們較勁與比劃。聽起來很好笑,但是也是對前輩們技術和靈感的推崇與尊敬。常問自己,木工有廟宇大木結構、泥工也有偉大宏偉的建築或石雕可供人們觀賞,那鐵工呢?在早期守護著每家每戶的鐵花窗就是鐵工前輩們所留下來的偉大作品!外觀平凡無奇,時常讓人們錯過,但是只要「懂」製作的過程及困難度,還有施作者的想法與創意,那麼就再也不會覺得它是一件平凡的作品了。身為鐵工的我,身為後輩的我,更有這樣的責任及義務,將前輩們的技巧、想法闡述出來,將這項技藝傳承下去。「鐵花窗」除了對鐵工們有著特別的意義,對臺灣的民眾來說,常常也帶有深厚的情感與回憶。

  對我來說鐵花窗不再只是鐵花窗,防盜為主、守護人們安全的重責大任可以卸下來了!可以是屏風、可以是桌子、可以是大門、更可以變化成文化創意的一部分。如今的「鐵窗花」已經開花,隨著風飄揚到各地發芽生根,已化成陪伴大家的「鐵花」,更是大家寄託心裡、腦海中回憶的物件。用心做、細心做,它就會是藝術品!

     「鐵窗花」將是臺灣文化裡一個嶄新的開始。

▼鐵與花窗交織的藝術作品

做工的人
  自己不服輸與勇於挑戰的個性,漸漸有了一些代表作,透過臉書及部落格等網路平台的散播宣傳,讓有需要這類作品的人們可以參考。不知不覺地我的工廠開始轉型,逐也更因為轉型後,吸引了出版社找我出書。這件事很神奇,萬萬沒想到一個沒讀書跑去做鐵工的我也可以擁有這樣的機會,而我也確確實實辦到了,就這樣花了二年的時間出了一本書叫作《做鐵工的人》。

  在書出版之後,自然成了業界的知名人物,在現今的網路時代,因網路拉近人跟人之間的距離,也因此認識了非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不單單是同行做鐵工的、有泥作、水電、木工、油漆、鋁窗、各行各業的精英,都因為觀念與理念、態度相同、互相的吸引與認同而成為好友。

  對於現在工匠們的工作環境,大家更是有志一同想努力的去作改變,也因為資訊的發達,讓我們可以向先進的國家如德國、美國、日本學習和借鏡。無論是社會大眾對匠人的觀感與認同,以及職人對自己工作上的態度、工作環境的注重,甚至是工作安全上的重視,當然還包括在技術上與使用工具上,我們都認為需要學習的地方真的是太多太多了。

  臉書上各工種匠人們社團的成立,推行正確的觀念及自身該修正與檢討的態度,確確實實的在幾年讓這個傳統技術產業有著重大變化,大家開始意識到「要讓社會大眾尊重,必須先從自己本身作起」。而職人這二個字開始成為大家前進的目標,除了注重本身技能外,也開始注意自身的穿著、談吐、以及行為。透過網路大家眾志成城開始討論著要怎麼改變現在的環境,在檯面上的我們更透過網路、演講、書籍、座談會分享、媒體採訪來推行,無論是哪個工種,大夥開始聚在一起,我們都清楚,長久以來需要改變的習慣與社會大眾的觀感,唯有大家一起團結起來,才有可能辦到這件不可能的任務。

▼一起聊聊工地人生(與會者左起:許美珍、侯友宜、曾文昌、林立青)

延伸推薦
永燊達金屬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YSD899
永燊達金屬Blog:ysd899kimocom.pixnet.net/blog

 

索取活動資訊 Get Event Information

姓名 Name
接收訊息信箱 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