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藝術相遇】表演者的獻祭:與自己在一起

2023.10.11
文、圖/林雅嵐
國際劇場人類學學校(ISTA)表演者、教師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舞蹈學院助理教授

▼表演者做的就是在懸崖邊的跳耀,必須奮力一搏,也需要保持清醒。

 作品名稱:在光的裂隙
創作者:林雅嵐
舞者:游恩綺
攝影者:林立川

在觀看與被觀看的關係中,人人都是表演者
     劇場大師彼得布魯克(Peter Brook, 1925-2022)在《空的空間》一書寫下:「一個人在某人注視下經過一個空的空間,就足以構成劇場行為」。從這句話,我們可以看到在一個空間中「觀看」與「被觀看」的關係,那麼,請試想一個您生活中的場景,例如在一個聽演講的場合,或者,在閱讀的當下,您是「觀看者」或是「被觀看者」?

     不論是哪一方,事實上在「觀看」與「被觀看」的同時,我們都像極了歐洲宮廷社交場合中的貴族們,必須以合宜的「舉止」,扮演著自身的階級與角色。在社交行為中形成的規範或模式,即是榮格(Carl Gustav Jung,1875-1961)所提出的「人格面具」(persona),我們因著他人的觀看,在互動中而成為了某種樣子,也可以說每個人都是表演者。

     不過藍劍虹在《回到史坦尼斯拉夫斯基——人作為一種技藝》指出,透過扮演角色,讓內在的各種面向經由角色流露,角色有時反而更接近真實的自己,這也是戲劇、扮演如此迷人的地方。可惜,並非每個人都有機會透過扮演「他者」遇到自己,或許我們能參考表演者如何去除掉日常的社會性,學習靠近自己的方法。

     亞洲劇場有一部文化共享的史詩《羅摩衍那》,裡面有一個猴神哈努曼的角色,十分受到大眾的歡迎。但是要成為哈努曼的表演者,必須經過嚴格的養成過程,不管是身體的或是心理的,但是學過哈努曼的人多能體驗練習猴子角色動作時,都能感覺到的一種輕巧、活潑。別於亞洲傳統學習時的苦悶與嚴肅,在高等教育現場教授哈努曼,會產生一種奇妙的效果,尤其當教授也加入學生的學習行列;通常一開始大家會因為自己困難地做著動作而笑,接著會因為一起猴模猴樣地動身體而笑,在笑的過程中彼此的關係更靠近了一些,每個個體也覺得努力築起的專業形象(人格面具),有鬆動、脫落的現象,於是身心都感到更為輕鬆,這是脫下社會性角色,靠近自己的第一步。

▼在角色扮演中,遇見某部分的自己。

表演者的「非日常時空」
     劇場教育家尤金諾.芭芭(Eugenio Barba,1936-)告訴我們一名十來歲的孩子,如何轉化身心,成為一名表演者:在印度學習Kathakali(卡塔卡利舞是印度古典舞蹈的主要形式。是一種「故事遊戲」的藝術類型,特點是傳統男演員舞者精心製作的多彩化妝和服裝。)的孩子,通常睡在無法稱之為床的硬土地上,太陽尚未升起,即在朦朧的清晨起床,開始一天的練習;練習的內容通常是倒立、下腰、劈腿等考驗著精神與身體耐受力的動作,而在這些例行性的練習之後才吃一點簡單的早餐,繼續唱誦、表演等例行性課程,一直持續到月亮高掛,一天的學習才算結束。演出前,Kathakali的表演者會花上五、六個小時,進行準備,包括安靜地化妝、著裝、隔絕掉原本的日常事物,等到著裝完成,他抹除了平時的慣性,再也不是同儕平時認識的他,而是戴上面具後所扮演的那個角色。

▼印度傳統古典舞蹈Kathakali(wiki commons)

從身體動作,學習「跟自己在一起」
     當我們任由腦內的思緒奔馳,隨著眼睛、鼻子、耳朵所接收到的訊息,隨意地反應周遭的世界,我們就在「日常時空」飄蕩。表演者時常忽略身體需求,不管是餓著肚子練習倒立、下腰、劈腿,或是在月光下唱誦,讓意識恍恍惚惚地隨著曲調的韻律搖擺於音波之中,都有點像是某種帶我們進入「非日常」時空的儀式。儀式創造「象徵性死亡」的狀態,溫和一點的像是短期齋戒、敲掉牙齒、黥面或是刺舌穿頰,也有部落的男子成年禮,用竹錐鑽入胸膛,將人吊掛起來,在繩索的旋轉中,年輕男子痛至昏迷,像是經歷了一次死亡。儀式將人的心念集中,以領會所從事行為的意義,在靠近死亡的經驗中,人或許能得到「無所懼」或是「觀」的體驗。

     舞台上的表演者從日常的生活中,透過飲食覺察、作息安排、身心練習來準備舞台上的演出。不上台的表演者,也可以透過覺察、控制、舞動,轉化日常的覺知,啟動藝術生活。如前文所說,生命質地的轉變,通常伴隨著身體的練習,不過一想到要動身體,就有很多人因為不知道方法而裹足不前,其實動身體很簡單,像是「呼吸」這個動作。「呼吸」是一個動作?是的,呼吸不只是鼻子的動作,仔細觀察你就會感受到藉由呼吸這個動作,我們還能體會到呼吸與脊椎間的關係、體會腳和地板之間的關係,甚至和「念頭」之間的關係。

▼卸下面具後,剩下甚麼?

     「呼吸」是人類出生後的第一個動作,然而思緒常讓我們忘了身體的「呼吸」動作,所以只要刻意地觀察呼吸或者控制呼吸,便能即時地將思緒暫停。日常生活中隨著感官反應周圍的事物是一種常態,轉向自己則需要更大的力氣,我們可以藉由刻意地進行某種類似儀式的行為,「不反應」日常事物來進入當下對身心的覺察。像是看著色香味俱全的美食,想要大快朵頤,這時候請先按下暫停鍵,用身體行動建立一種儀式感,例如挺起身子,先觀看食物與食器(某些宗教會鼓勵餐前進行感謝的儀式),進行幾次的深呼吸(感受一同用餐的人、環境、聲響),聞聞食物的香味,當食物放入口中,感受味道以及口感,感覺食物進到身體後身體的反應,這麼做的同時,身心自然地處在當下。

     我們的身體,因著心理的樣式,長期地累積某種姿態,而姿態也更使心理狀態固著,因此只要相信身心可以一起改變,開始去聽周圍的聲音、去看前方的遠景與近景、吸一口氣聞聞周圍的味道、吞一口口水感受吞嚥的動作,都能立即改變習以為常的身心習慣,更進一步,緩緩伸展雙手,便能感受全身心如何打造下一個呼吸動作。

     身體練習為什麼能轉化日常的覺知,舉瑜珈為例,初學者通常都會在意動作的準確度,或是身體延展時帶來的痛感,這時不僅肌肉、韌帶拼命地抓緊,頭腦也只關注某個身體部位、開始喋喋不休地要你停止動作、逃開,但只要你能再持續一下、堅持一下,你可能更能感覺到整體的呼吸、韻律,感受到鬆開的身體如何支持呼吸這個動作。

▼表演者有機會帶領在場的人,一同進入他的內在世界。

表演者的獻祭:與自己在一起
     我常邀請學生進入舞蹈教室後躺下來,觀察、控制、傾聽自己的呼吸,充分地把自己的重量交給地板;窗外的早晨陽光灑進有著溫潤色澤的木頭地板,加上學生們逐漸放鬆下來的身體,實在美極了!時常,也有學生因此哭了出來,問我為什麼可以享有無所事事的輕鬆感?其實,放鬆是一種能力,夠鬆才能感覺到自己。

     把專注力放在感受自己的身心,感受周圍的一切,因此不會隨外面的世界起伏、隨慾望翻攪,表演者做的事其實很簡單也極其困難;之前提到的表演者,每天簡單飲食、進入排練場做身心練習,幾乎不參與世俗生活,這樣是不是挺像以自己獻祭?邀請您在每一天感受鬆鬆緊緊的自己,喜歡也好不喜歡也罷,用「呼吸」這個動作,開始與自己在一起。

延伸閱讀

 
《生命轉化的技藝學》
(2018)心靈工坊
作者:余德慧
《身體論:東方的心身論與現代》
(2018)清華大學出版社
作者:湯淺泰雄
譯註:黃文宏



索取活動資訊 Get Event Information

姓名 Name
接收訊息信箱 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