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文/基金會 林沛穎圖 /基金會▼邀請基金會李文造董事長與董事長夫人參加茶會,孩子在飛行茶屋下喝茶、玩樂 基金會每年暑期的大事,便是帶孩子們邊玩邊體驗一趟建築旅程。我們曾帶孩子玩過營隊「蓋美!高第的自然村」,向西班牙的建築大師安東尼.高第學習。今年同樣以取法於大自然的建築大師「札哈.哈蒂」的建築風格作為主題,邀請方新樵老師和徐智暖老師,帶孩子觀察自然、模仿自然所創造出的流線型建築物,以豐富想像力讓建築物帶有生命,會咻咻叫?會嗡嗡響!會流動、能飛行。 從臺北市地景開始思考,有自然景緻的淡水河、小油坑、大屯山,試著模仿札哈.哈蒂深受編織地毯影響的美感元素,用色紙編織創作房子和彩色群屋的可愛景觀。能飛行的茶屋則是利用充氣塑膠管作為建材,一些氦氣球作為漂浮的方式,完成難得的大房子作品,也能在其中穿梭。我們和孩子跟著講師的解說一起討論、學習、動手做,在三天的營隊中激盪出各種好玩、充滿巧思的飛行茶屋及別開生面的茶會。向札哈.哈蒂致敬~文/徐智暖 社區規劃師、空間設計師 今年的兒童建築暑期營,試圖挑戰結合建築女蒂札哈.哈蒂的建築理念與飛行茶屋的設計。 為了向大師學習,藉由說故事「札哈.哈蒂的小祕密」來了解伊拉克籍建築師「曲線女王」哈蒂的成長背景、文化薰陶與建築養成,學學哈蒂喜歡觀察與畫畫的特質,我們帶孩子們走訪華山草原,觀察與速寫大自然曲線元素(從葉形、花形到蟲鳥…),尋找大自然的家(我們發現了高高樹上的鳥巢、蜘蛛網…),還利用色紙編織建築,感受小哈蒂對波斯地毯編織的喜愛。▼帶領孩子觀察與速寫大自然曲線元素 由於哈蒂早期在倫敦AA建築學院學習時受到俄國前衛藝術家馬列維奇解構主義的影響,我們利用一張完美的正方形色紙經過撕貼及重新拼貼後,形成各種不同的地景或建築來體會「解構」,卻意外收穫,同一幅作品在小朋友分享時卻有不同的解讀。 當然,為了讓茶屋可以「飛行」,真是絞盡腦汁,需要引導小朋友如何利用充氣棒當結構,加上氦氣球,讓茶屋「飛」起來。同時還結合環境美學,讓孩子們從台北市的空拍影片中去感受、設計飛行茶屋的基地地景;尤其從草圖構思、放圖到各種媒材拼貼完成,小朋友必須團隊合作在比他們都還要高大的大布幕上製作,然後在第三天將所有的成果展現,並且在飛行茶屋下,飲上一杯董事長夫人親泡的茶飲與香甜茶點,來一場歡樂的下午茶。 三天緊湊的課程將環境教育、建築美學,徹底融入生活當中,再加上基金會精心製作的建築學習手冊,不只是孩子們三天營隊的知識累積、更是個人的作品集,而且從營隊中可顯現每位孩子的特質:有的默默耕耘甘之如飴、有的懂得協力合作補位,有的善於發號施令執行……,能看到大家樂在其中的笑容,真好。▼孩子共同完成環境地景建構與活動的共組體驗文/方新樵 Adamas Architech & Design創辦人 本次與長虹教育基金會共同研討新型態教案,是基金會首創將茶空間硬體及茶會活動軟體兩者如何巧妙融合的小學建築暑期營。執行的過程也與以往有著不同的挑戰,在基金會同仁們和老師們及今年聰明靈巧的小朋友們共同努力下,我們共同完成一個意外的有趣的成果。 在課程上希望引導小朋友們觀察建築結構系統、建築力學的邏輯原理。並透過模組教具來親手實驗、挑戰三種不同結構系統-樑柱結構、桁架結構與懸吊結構。在邏輯系統和力學系統可行下,開放的去發現更多種可能建築樣式。期盼他們未來在生活裡看見建築或橋梁等有結構的物體,他們都能閱讀出它們是屬於哪一種建築系統。▼讓孩子學習建築結構 我看見小朋友們的吸收力和學習力是優秀的,看似很難的主題「建築結構系統」,在引導後大部分都很快可以練習系統觀念的建立。對小朋友來說難度較高的就是落實成實體一比一尺寸時,無法全然的天馬行空,要嚴謹的面對每一個尺寸的數據和材料尺寸裁切等製作過程,也包含材料的物理特性等(輕、重、軟、硬、結構點綑綁方式的力量差異等等),本次暑期營更重要是訓練到大家分組分工合作的真實體驗。第一組做出來的東西要交給第二組,第二組加工後要給第三組搭建等以此類推,每一個環節都會影響到下一組工作進度和製作時間。建築是一個很大團隊專業分工合作的大事,我相信小朋友們在這次的暑期營裡有深深感受到這個團隊分工後,各自要確認自己做的事情要確實之外,整體串聯每組的工作整合者也變得非常的重要。 在合作過程裡,會遇到非常優秀又有責任感的小朋友,也會遇到想辦法偷懶的小朋友。如何大家有心一同的為了一起能在一比一飛行茶屋內喝茶,一起努力向前,就會有美好的成果等待著我們。很開心我們這次挑戰飛行茶屋硬體和茶會軟體的美好融合,身為教學老師和設計教材的角色,也因此學習很多。謝謝基金會的邀請與共同執行,共創一個美好的夏令營體驗。▼孩子合作測量、裁切蓋茶屋的材料創造力與建築的力量文/韓芷昀 長虹志工 在升大學前的暑假,學習規劃未來也想嘗試更多的挑戰,剛好遇到媽媽公司所設立的-長虹教育基金會在招募三天建築營的小志工,決定報名展開人生第一次的志工服務。 這次的活動以著名的女性建築師札哈·哈蒂為主題,讓我了解她的作品與風格,也學習到興建建物的流程。活動中共有十六位小朋友參加,大家來自不同的家庭背景,在團隊合作互相討論下擦出不同的火花,過程中我總能被他們靈光乍現或跳脫的想法驚喜連連,他們身上獨有的天馬行空,那是我們長大後不容易再擁有的視角。 其中,幾位來自兒服機構的小朋友讓我印象深刻,他們其實非常有創造力與想像力,但可能表達較弱,會因為一次的失敗想要放棄,但如果給予他們能產生成就感的小任務,就會增加他們的自信。而對我來說,最大的挑戰就是與他們溝通,正值擁有無數精力的年紀,很常出現一些不受控的時候,或是需要用他們聽得懂的語言與他們解釋較難的內容,例如活動中要按照正確比例尺繪製飛行茶屋的草圖,對他們來說是很陌生的概念,就必須用他們能理解的語言,幫助他們理解。 這段經歷讓我深刻體會到:每一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就像每一棟建築都有它專屬的設計。建築師透過建築展現理念與情感,而我們也應該學會用孩子聽得懂的語音,與他們溝通與互動,幫助他們搭建自己的信心。感謝長虹教育基金會提供這個機會,讓我不只學習如何與人互動、如何引導孩子,也重新體會到孩子純粹的初心及不受限制想像力。▼與孩子一起用色紙做編織房屋